发布时间:2021-01-28 09:09:55 阅读量:49056 作者:郎霖
行业人士认为,“十三五”期间,随着商用车排放技术的成熟,车用尿素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据估算,按欧洲标准,一辆采用SCR技术的商用车平均一年需要1汽车垂直换代.2-1.5吨车用尿素溶液。2012年我国重型柴油汽车产量为69万辆。按2013-2020年产量年均增速为6%测算,如果严格实施国四排放,到2020年车用尿素液的年需求量可达700万吨左右。和目前不足10万吨的消费量相比,未来车用尿素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有专家表示,治理雾霾,关键措施之一是要减少商用车的排放,虽然商用车数量比乘用车少得多,但单辆商用车排气量和行驶里程都比乘用车大得多,其总体废气排放量占比很高。
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商用车企业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为配合国家加快环保升级,从2016年元旦开始,该企业将针对京津冀、山西等雾霾严重区域推出相应的服务措施。
按照工信部2014年第27号公告要求,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车用尿素则是重型柴油车实现国四排放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一种还原剂,车用尿素在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之下,将柴油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分解成对环境无害的氮气和水。实际应用表明,搭载尿素罐环保装置后,柴油车氮氧化物的排放比国三标准降低80%。有专家认为,今后所有柴油车在进行加油时,均需添加车用尿素,否则即使使用国五号柴油,排放也不能达标。
一般来说,国四柴油车车用尿素的使用量为燃油消耗量的3%-5%,每台国四标准的重型卡车每年消耗车用尿素约为2吨。很多车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屏蔽SCR系统等方式,达到少加或不加车用尿素的目的。有媒体报道称,有些车主尽管买了“国四”车,但为了节省成本,选择去厂家设置的服务站花2000元左右,让服务站帮助解码,这样就可以不用消耗车用尿素了。
有业内人士称,“国四”车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按照常理应该会刺激车用尿素的消费,但目前车用尿素根本卖不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鼓励车主添加车用尿素,华菱星马针对雾霾严重区域推出了一项新服务措施:凡购买“汉马”系列发动机产品的消费者可获赠半年的车用尿素汽车垂直换代。“这一服务政策将进一步刺激当地市场,不仅推动当地环保升级,对汉马发动机的市场推广也有很大推动作用。”华菱营销部常务副总经理叶军告诉记者。
据了解,华菱星马于2012年推出了一款节能、环保柴油发动机——汉马动力,采用BOSCH公司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和目前比较流行和广泛使用的国际机外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SCR),排放满足国四、国五标准,具备升级到欧六排放水平的潜能。此后,汉马动力又开发出天然气发动机系列,采用WOOD WARD公司最新的OH6.0系统,排放轻松达到国五、国六标准,同时优化升级了燃气供给系统、点火控制系统,环保性更高、能耗也更低。
经过几年推广,汉马动力凭借其技术领先、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优势逐步赢得了用户青睐,在全国各地区域销售直线上升,在南方部分区域甚至实现了全部配套。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圆满落幕,中华台北代表团也将于今天下午搭机返台。代表团此次一共拿下四面铜牌,表现与赛前的预期有一段差距。
在车迷的眼中,一辆车的好坏是以内置技术的先进程度为标准的;而用户则习惯以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衡量一款车的成败——销量。迈腾的2.0TSI发动机+DSG变速箱,可能销量不会比以前大涨,但却能够让它在汽车技术迷心中的地位更高。俗话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迈腾绝对是个偏执狂,在某种程度上它也确实成功了。
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卡罗拉略有下降外,其他品牌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F3和悦动增速最为迅猛汽车垂直换代。在2008年,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捷达、桑塔纳、凯越、雅阁、卡罗拉、凯美瑞、QQ、F3、夏利和伊兰特。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大排量车型,大多以进口车型为主。事实上,除了进口车经销商外,不少消费者在最近两个月已密切关注消费税调整的消息。毕竟消费税调整后,3.0L以上排量车型的“涨价单位”就不是以“千”来计算。以原价88万元的新途锐3.6L顶配版为例:在消费税上调后价格将升至96万元;同样的,现价为158万元排量为6.0L的新途锐W12顶配版在消费税调整后价格更将升至220万元,消费者要多支付80多万元。这笔费用让被誉为对价格“不敏感”的高档豪华车客户也坐不住了。
这些为每个孩子量身订做的弹跃龙,陪伴着他们度过了近一年的排练时光。擦拭支架、紧螺丝上油、检查是否有开裂磨损的地方,是孩子们每隔几天就要做的工作。
前两天,接到朋友的电话,他买车了,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买了一辆FJ酷路泽!4升的大排量喝油如喝可乐,尾气排放大概也可以让海平面再升高几个毫米。作为一名长年坚守的环保人士,为何做出对环境如此不友好的决定?他的解释是,在他曾想购买低碳车型的时候,遭到了太多的阻挠和打击,买小排量车吧,就说与他的身份不相符;买混合动力车吧,就说不实惠,目前不适合出手。但出于一些现实需要,这车总得买啊,一气之下,就买了FJ。这下好了,没人会说车子掉价了,虽然买车的费用全算下来超过60万,但奇怪的是也没人说这车不实惠了。就这样,一个环保人士最终投奔了高碳的阵营,我想这也是国内很多具有环保意识人士的苦衷。在依旧将车视作身份名片的国内,买辆经济环保的小排量微型车作为代步工具很多人都想过,但就是个面子问题,却将里面的大部分人最后逼向中级车甚至中高级车。你说不买微型车就买辆混合动力吧,但现实是混合动力车确是如此的矜贵,不少企业推出混合动力车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拔高车系的档次,因此我们在国内所看到的多数混合动力车都是本车系里的旗舰产品,混合动力系统的装载不是为了经济环保,而是为了获取更强大的动力。另外,目前我国对于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没有任何的优惠补贴,加上在日常使用维护上相对普通车型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叫人们怎么下得了手?至于先进柴油车型,市面上车型选择少是一方面,长年在加油站和大卡车、大客车排队“争粮”又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在某些地方至今存在着对柴油车上路的歧视性政策,柴油车这条路也不好走。综上所述,尽管低碳出行是目前最时髦的话题,但全民普及低碳意识,并且在各个方面为低碳出行铺平道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这位朋友的选择,既让人惊讶,却也在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