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6 18:42:39 阅读量:936 作者:裕昊
近日有两则报道关注汽车限购:北京上半年少卖22万辆新车;贵阳自7月12日起实施限购汽车尾灯长亮。这使我想起中国在世界气候治理问题上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道路也像空气一样资源有限,先使用先污染的,应该付出更多,不能全部转嫁给需要买车的发展中家庭或个人。惟公平公正,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交通。
贵阳市出台《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成为继北京之后对汽车进行限购的国内第二个城市。
很多人还在为北京是否有必要取消限购令而纠结的时候,贵阳市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舆论纷纷。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对于贵阳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汽车保有量并不高的城市却率先跟随北京的限购步伐,依据从何而来?贵阳给出的理由是:旨在缓解贵阳交通拥堵。
但北京市交通委网站发起的交通缓堵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汽车限购令实施半年后,超过七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没有得到缓解。这表明,汽车限购措施对于解决已经拥堵的城市交通效果有限。
旨在缓解交通拥堵,贵阳就成为了汽车限购的第二城汽车尾灯长亮。那么,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城市仿效北京、贵阳,成为汽车限购的第三城、第四城呢?
网友评论汽车尾灯长亮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制定者为何总是这么粗暴。北京限购的民调不是已经显示大多数人反对,为何还要继续推进?
城市在限购汽车之前,首先要扪心自问公共交通是否已经能有效保障民众的基本交通。
贵阳突然发布汽车限购令,每月2000辆,这样的城市每月销量在6000到10000辆之间,这将对当地汽车销售带来严峻影响。贵阳的限购会给其他二三线城市带来不良影响,谁都喜欢生活在没有拥堵的城市,但谁都不喜欢被限购,也许拍卖比限购更有利经营城市。
限制的同时意味着更多的特权车的产生。
制堵应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不是限购,限购治标不治本。强烈建议取消限购。
曹敬、邱海龙
记者随后询问了北京车险保费规模排名靠前的两家公司,一家公司的客服人员多次和主管沟通后抱歉地答复:保时捷属于限制承保的车型,不能承保。法拉利、加长林肯、雷克萨斯等诸多名车也都在限制之列。另一家公司则表示,只可以承保交强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以及第三者责任险,保费3000多元,但车损险不在承保之列。
因此,国内汽车业要想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的挑战,首先要抓住危机中的“倒逼机遇”,进一步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下,通过大手笔的购并改变产业小、散、弱的现状。主管部门应当立足未来参与国际汽车业的竞争,鼓励上汽、一汽、东风、奇瑞等参与并购,扶植起一两家年产销超过200万辆的汽车集团。
“货比三家”之后,老李今年为爱车续保时,选择了一家报价最便宜的保险公司中介。“同样的保险项目,算起来足足便宜了400多元!”为此他有些得意。然而当他的爱车在本月初发生了事故后,保险公司到现场定损后告诉他,他的车辆属于“不足额投保”,不能得到足额的赔付。